首页 > 新闻动态

【永军律师谈公司法务014】法律也面临人工智能的挑战

分享到:
点击次数:72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6日10:26:40 打印此页 关闭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聊一聊人工智能对法律、对律师有什么影响的话题。

如今,随着科技越来发达,因此科技的运用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其中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量子技术、人脸识别等方面的科技支持,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未来社会的一种越来越高级的应用常态,简单地说,就是人类制造一个机器,按照预先设计和植入的程序,机器就变得很聪明了,它会自己学习知识,包括哲学、诗歌、法律、神学等人文类的抽象知识都能够掌握了,并且机器也会自己思考问题并独立作出决定,自己做事情。那具备人类思维的机器人,几乎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凡是想得到的,它一般都可以做得到,是人类知识的集大成者,是仿生人类能力的超越者。

比如前几年阿尔法Go与围棋高手在对决中胜出,表明在依靠天赋异禀、思维严密、变化无穷的人类游戏中,机器模仿人类设计的人工智能,已经凭借深度学习完成自我进化,在数学、游戏方面已经超越了人类的智力。

再比如2018年,美国IBM公司的一款可以进行复杂辩论的智能产品,与人类选出的辩论高手展开了两场公开辩论赛,即使故意让人工智能产品没有提前做任何准备,但是与经过准备的人类选手相比,不仅机器人表达自己一方的观点清晰明了,而且在接收到对方的信息并且归纳整理后还可以主动反驳对方,辩论机器人在作出反应的时间上,堪称神速,其效率要远高于人类,好像智能机器人从来就是胸有成竹的。即使抛开水平高低不论,单就其速度和广博而言,就让我们读过大学的人、让我们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人,在很多地方都自愧不如。

其实,作为最前沿的、最具市场潜力的人工智能应用,现在正在逐步扩大其深度和广度,别的不说,单就人工智能所引发的一些显而易见的法律问题,我可以给大家提出几点简要的探讨意见,供大家思考:

1、在人工智能普及之后,人们需要在机器里面存储自身的各种信息,就相当于大家的个人信息,面对机器是透明的,毫无秘密可言的,包括涉及我们的生命与健康、财产与身份、行踪和行为等应当成为隐私的内容,也被收集信息的网络公司掌握了,那么相关信息就有可能被泄密、被攻击、被盗用等等,因此直接影响或者可能严重破坏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人生,那么,如何使用法律的强制性来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侵犯了隐私怎么处理等等,就是法律界面临的新问题。

2、我国法律规定主体是自然人和法人,是权利享受着和义务承担者,客体是有形物和无形物,并无任何主动性,因此两者具有不可逾越的界限,法律基础情况就是主体加客体,但是对于智能机器人来说,它还是传统法律意义上的机器客体吗?或者它是智能法律意义上的人这个主体呢?它总不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吧?那不等于粉碎了法律的基础而让法律摇摇欲坠吗?当然也不能否认,如果大胆抛开流传几千年的人类法律惯性思维,也可能像爱因斯坦研究光的本质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从而开创现代物理科学那样,把机器人存在的法律理论和社会伦理冲突搞好了,很可能就是人类社会法律的大进步呢。

可以想象,当人工智能发达到能够独立自主进行与人类相仿佛或者一致的活动时,如果还是强调它归入客体,思想未免太保守了,如果它可以归入主体,则机器人也可以享有人类的各种权利吗?比如机器人可以自主做生意吗?机器人可以结婚吗?对机器人可以执行死刑吗?……如果法律适应科技的发展并符合伦理,就需要人类深入地思考和实践人工智能的问题。

3、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可能会遭受黑客攻击、病毒传输或其他非法手段控制的机器人所造成的损害,按照法律原则是由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的,但是如果不是人为操作造成的而只是机器人自行实施的,那怎么办呢?总不能把机器人砸碎了就算是赔偿了吧?或者使用强制手段让机器人成为受损害者的奴隶,为受害者提供服务来弥补损失吗?

所以这些前卫性的法律争议,很可能某一天就发生在我们眼前,那么在缺乏对应的完备的法律规定情况下,如何解决和处理人工智能引起的赔偿问题,就成为考验我们法律人士的一道关卡了。

限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先讲这些,下次接着讲。

上一条:【京润胜诉】一波三折,无证房遭强拆终被确认违法——刘某诉福州市某街道办强拆违法再审案 下一条:【京润胜诉】非本村村民有权提起要求撤销房屋征收决定——高某等4人与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房屋征收决定纠纷案